7%,銷量的市場位置繼續保持。未來這種趨勢會保持嗎?從機器人保有密度上看,會。取每萬人擁有的機器人數量為機器人保有密度指標,我國2014年為36臺/萬人,日本為314臺/萬人,德國為292臺/萬人,韓國為478臺/萬人,中國臺灣為138臺/萬人,全球平均為66臺/萬人。我國的機器人保有密度不僅與先進工業國家有差距有十倍之多,與全球平均水平相比都有翻番空間,這種差距也間接的顯示了未來工業機器人的需求空間。
工業機器人已經廣泛應用于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業、機械加工行業、電子電氣行業、橡膠及塑料工業、食品工業、物流等諸多領域中。中國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特別是汽車業的高速發展,全球產銷量大國,每年新增的工業機器人臺數以及總擁有量都在快速增長。從汽車制造業每萬名生產工人占有機器人的數量來看,日本1710臺、意大利1600臺,法國1120臺,西班牙950臺,美國770臺,英國610臺,瑞典630臺,而我國還不到90臺(汽車產業職工人數約為356萬,參見汽車工業協會2008年11月數據)。
所以的工業機器人工程師必須有項目的全局規劃能力。具備以上幾點素質,就可以稱之為一個的工業機器人工程師。3個月機器人自動化集成-機械工程師進階計劃全面提高掌握非標設計基礎實訓主題實訓內容實訓目標機械設計基礎Solidworks草圖、零件(基本模塊、焊接模塊、鈑金模塊);裝配及工程制圖(爆炸圖、生成bom清單)Solidworks有限元分析;
董事長也是做市場出身,有很強的市場敏銳性和營銷力。產業鏈梳理 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業鏈由上至下依次可分為上游零部件制造、中游機器人本體制造、 下游系統集成與應用。一、上游核心零部件 核心零部件的性能直接決定了機器人的整體性能,具有技術含量高、利潤高的特點。
之前關注的拓斯達,雖然有機器人本體,但是主要還是系統集成,提供智能解決方案,服務超過10000家下游客戶。董事長也是做市場出身,有很強的市場敏銳性和營銷力。產業鏈梳理 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業鏈由上至下依次可分為上游零部件制造、中游機器人本體制造、 下游系統集成與應用。一、上游核心零部件 核心零部件的性能直接決定了機器人的整體性能,具有技術含量高、利潤高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