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也是做市場出身,有很強的市場敏銳性和營銷力。假如技術實力增強,在機器人本體上發力,下游銷售是強于其他競爭的。只是,現在還是以系統集成為主,因此市場給的估值很低。產業鏈梳理 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業鏈由上至下依次可分為上游零部件制造、中游 機器人 本體制造、 下游系統集成與應用。一、上游核心零部件 核心零部件的性能直接決定了 機器人 的整體性能,具有技術含量高、利潤高的特點。
工業機器人零部件亟需國產化突破,并且是規?;慨a的突破,否則沒有意義。國內具有機器人零部件研制、本體制造和系統集成能力的機器人企業才具備大規模產業化基礎,能在接下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吨袊圃?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為推進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組織編制并于2015年5月8日正式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對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作了整體部署。步,到 2025 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
之前關注的拓斯達,雖然有機器人本體,但是主要還是系統集成,提供智能解決方案,服務超過10000家下游客戶。董事長也是做市場出身,有很強的市場敏銳性和營銷力。產業鏈梳理 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業鏈由上至下依次可分為上游零部件制造、中游機器人本體制造、 下游系統集成與應用。
產品具有小批量個性化、更新換代速度快等特點的3C行業;以及對柔性化生產模式要求高的企業等。例如,東風日產引入了FANUC CR-35iA協作機器人,由CR-35iA完成繁重的上下料工作,人則完成檢驗和貼標工作;在電子行業,由機器人來放置零件,操作人員負責組裝等。盡管與傳統工業機器人相比,協作機器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但也存在一些很明顯的缺點。比如出于安全因素考慮,協作機器人的速度和重量必須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否則極易造成碰撞和損傷,因此協作機器人的速度普遍很慢;而輕便的自重又導致剛性不足,重復定位精度一般比傳統機器人要低一個數量級;此外,由于協作機器人體型小巧,負載比較低,一般工作范圍只與人的手臂相當,很多場合無法使用。
瑞士ABB、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庫卡基本壟斷了國內工業機器人及應用的高端市場,但國內產品不斷突破技術壁壘,擴大市場份額,特別是在系統集成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2%(以臺數計算),國產份額逐步抬升(就是一個個都取拗口的洋名字往洋品牌蹭,還是缺乏自信)。同行比較目前A股可比同行包括埃斯頓、埃夫特、(新松)機器人、匯川技術、美的集團旗下的卡庫機器人。在此我們來對比2020年各業績及當下市值(其中機器人2020年業績虧損,取2019年業績)。86倍這里要考慮到各家企業業務的側重點不同,像匯川技術業務廣闊,并掌握了大量工業自動化的基礎底層技術,其中就包括機器人最重要的視覺、控制器、伺服(類似機器人的眼睛、大腦、肌肉),但暫未進入下游的應用機器人。